漫談年長者常見的貧血: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2024-05-14T08:49:50+00:00

(文/趙祖怡主治醫師-臺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莊博雅主治醫師-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過去又被稱為白血病前期(pre-leukemia)或是亞急性白血病(subacute leukemia),其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長者。歐美的統計多以60~70歲的病患為主,臺灣因為人種關係以50~60歲者發病較多見。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因為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發生病變,造成血球的分化與生長產生缺陷,進而影響到成熟的血球細胞的數量及功能,導致貧血、血小板低下及白血球減少的相關症狀。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可能是原發性或是次發性的病變,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性別(男性較多)、環境因素(例如:苯、香菸或殺蟲劑)、曾經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等。此外,雖然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並非遺傳疾病,但是基因遺傳也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產生有關。【圖:臺北癌症中心趙祖怡副院長(右圖)、莊博雅醫師(左圖)】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診斷,必須依靠血液檢查及骨髓檢查,以判斷骨髓是否有產生變異的造血細胞,導致血球的分化及成熟受到阻礙。目前認為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細胞帶有的基因突變也與治療及預後有關,所以細胞染色體檢查與分子生物學檢查也是重要的診斷依據。 治療最主要的目的是讓血球細胞能恢復到正常的範圍,以期能延長生命、改善生活品質與減少疾病併發症,並避免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進一步轉變成續發性急性白血病。治療方式的選擇與許多因素相關,例如:預後因子分數(IPSS-R)、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分類、轉變成急性白血病的風險高低、病人治療意願與整體健康狀態。 可能的治療方式包括:支持性治療、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化學藥物與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其他與血球生長相關的藥物(如:紅血球生成素、血小板生長激素、雄性荷爾蒙)也常用於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治療。當病患產生不明原因的貧血或白血球數量減少時,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需要考慮的可能原因之一。除了透過治療改善病人的症狀以增進生活品質之外,定期追蹤與早期識別疾病惡化及急性白血病的產生,亦是延長病患壽命的關鍵。 (本文轉載自今日北醫電子報,發佈日期2022/12/15,作者joycechin)

談胰臟癌節拍式與個人化精準治療

2024-05-13T16:21:49+00:00

(文/蔡坤志主治醫師:臺北癌症中心胰臟癌團隊召集人、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北醫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胰臟癌尤其是胰臟管腺癌是高度致命的癌症,雖然發生率不高,佔男性癌症發生率第10位、女性第14位,但卻佔臺灣每年癌症死亡率的第8位,在美國甚至佔了第4位之高。 最近10年來開發的第一線與第二線化學治療,包括結合3種化學治療藥劑的FOLFIRINOX療法,以及奈米包裹化療藥物Abraxane與Onyvide等,使胰臟癌病人的存活期平均延長2~4個月不等,但是因為病人平均發病年齡偏大,通常在60歲以上,能夠接受積極化學與放射治療的病人有限,而且在其他實體癌症有療效的癌症免疫療法用於胰臟癌的成效仍相當有限。因此距離能有效治療胰臟癌,並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與存活期,仍然是高度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為提升胰臟癌的治療成效並提供病人更多的治療選項,臺北癌症中心胰臟癌團隊整合了本校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的胰臟癌臨床與轉譯研究資源。團隊召集人蔡坤志醫師、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本校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他指出胰臟癌與其他實體癌症不同之處,在於其具有高度纖維化與硬化的基質組織,一般小分子抗癌藥或是大分子抗體藥穿透困難,據估計僅有不到10%的藥物可以為癌細胞接收,這是造成胰臟癌治療成效不彰的主要原因之一。【右圖:臺北癌症中心胰臟癌團隊召集人蔡坤志教授】 蔡醫師領導的團隊發表在國際頂尖的《實驗醫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傳統化學治療不但抑制癌細胞效果不顯著,更可能反而活化了基質細胞,刺激殘存的腫瘤細胞並將之轉化為具有高度侵犯性與抗藥性的癌症幹細胞,同時誘導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免疫細胞進入腫瘤基質,進而造成化學治療後癌症的復發以及轉移。 為了克服胰臟癌基質造成治療抗藥性的棘手問題,臺北癌症中心胰臟癌團隊目前正在發展所謂「節拍式化學治療」(Metronomic chemotherapy)的新型態胰臟癌化學治療方式,利用每天低劑量投予一種以上的口服化學治療藥物,包括目前健保給付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衍生的口服藥物以及其他的口服藥物,以達到抑制癌症幹細胞的生成,降低抗藥性,並減少癌症復發與轉移。此療法尤其適用於年齡偏大或是體能狀態不良的病人,在傳統最高可耐受劑量靜脈化學治療外的選擇,以期達到控制疾病外並維持生活品質的雙重目的。【左圖:胰臟癌佔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4位】 [...]

癌症抗藥性有解!北醫大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合作研究,登上頂尖自然癌症期刊

2024-05-13T16:18:57+00:00

(文/臺北醫學大學秘書處) 免疫檢查點PD-1的發現為癌症治療帶來新變革,臺北醫學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則破解癌症治療的下一道關卡:「死亡檢查哨」(Death Checkpoint),找到癌症患者的抗藥性原因,同時發展出基因療法,未來可望搭配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大幅提升療效逾9成,不僅成果令人振奮,更率全國之先,首登國際頂尖《自然癌症期刊》(Nature Cancer)。 癌症發生率年年攀升,如何讓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刻不容緩,但現代醫學對於胰臟癌等高度抗藥性的癌症幾乎是束手無策,本校蔡坤志教授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Valerie Weaver教授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則有突破性發現,找到抗藥性的根本原因「死亡檢查哨」。這是繼2018年諾貝爾獎有關癌症免疫檢查哨(Immune Checkpoint)的發現後,與癌症抗藥性研究相關的突破性發現,該研究成果甫於2022年6月刊登於國際頂尖《自然癌症期刊》,該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為23.177。【左圖:北醫大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合作研究,登上頂尖《自然癌症期刊》】。   [...]

質子治療—乳癌病友的『心』選擇

2024-05-13T14:36:43+00:00

(文/沈陳石銘主治醫師-臺北癌症中心乳癌團隊召集人、李欣倫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乳癌是現今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隨著醫療的進步,依據國家健康署所公佈的資料顯示,國人的乳癌整體5年存活率約為85%,代表有超過8成的病友在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另外,由於飲食習慣的西化,再加上一般婦女懷孕的次數減少、初經年齡提前、停經年齡延後,種種因素皆使得國內乳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及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雖然大部分的病友能擺脫乳癌所造成的死亡風險,但如何能活得久又活得好,過得開心無病痛,不受治療造成的副作用所累,已然成為眼下重點發展的醫療趨勢。而質子治療,即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為國際上各大癌症中心競相引進的神兵利器。【上圖:臺北癌症中心乳癌團隊召集人沈陳石銘教授(左圖)、北醫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李欣倫主任(右圖)】     癌症3大治療方式:包括了手術、放射以及藥物治療。而在乳癌的治療中,放射治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例如早期乳癌的病人,可以選擇乳房腫瘤局部切除後輔以放射治療,以達到乳房保存的目的;而對於腫瘤範圍較大或是腋下淋巴結侵犯的病人,在接受手術切除後,根據危險因子的多寡來評估是否需加上術後放射治療,這可以有效降低乳癌的復發風險並增加乳癌病友的存活率。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術後的放射治療能降低早期乳癌病人的復發率,並且明顯地增加了中晚期乳癌病人的存活率。 放射治療:其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的游離輻射線照射腫瘤,以達到破壞且終止癌細胞繼續存活的目的。現今的放射治療多使用光子放射線。光子放射線從治療機器產生後經過身體正常組織到達我們的治療目標,將高劑量的放射線能量聚焦在腫瘤處擊殺癌細胞,然而中低劑量的放射線仍會穿越腫瘤前後,影響鄰近的正常細胞,雖然大部分的正常細胞相較於癌細胞,有較好的輻射承受力和復原力,而且拜電腦科技及影像醫學的進步所賜,當前普遍使用的光子放射治療和過往相比已經能大幅度降低非治療目標的放射線傷害,但由於光子放射線本身的物理特性,仍有機率引發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質子治療:是利用經過加速的質子束去造成癌細胞的傷害。神奇的是,質子射束進入人體時只會釋出低放射能量,而當質子射束抵達了醫師設定的治療目標範圍後,會一次性地完全釋放所有放射能量攻擊癌細胞,因此不會有殘餘的放射能量造成後方正常細胞的傷亡。因此副作用的風險也比一般光子放射治療少。 乳癌放射治療的副作用,除了在照射區域可能發生如同皮膚曬傷的急性反應之外,還有鄰近器官的長期風險,如心臟、肺臟和對側的正常乳房,雖然接受到的劑量不高,但隨著乳癌的治癒率節節攀升,經年累月下,仍有可能伴隨著年紀的增長,器官的老化或罹患其他慢性病而增加病變的風險,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相較於一般光子放射治療,由於質子射束先天優異的物理特性,質子治療對於照射目標以外的正常器官,包括心臟、肺臟以及對側乳房等都能有效降低其接受到的放射劑量從而進一步降低長期副作用發生的風險。 【傳統放射治療與質子治療對於正常器官的放射線劑量研究。左為傳統放射治療,心臟、肺臟受到額外的放射線照射,藍色為照射劑量;右為質子治療,照射劑量大幅減少。圖片來源翻譯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質子中心網頁】 [...]

談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在泌尿科領域的最新發展

2024-05-13T13:29:40+00:00

(文/雙和醫院泌尿科崔克宏主治醫師) 自從1990年代末期,達文西機器手臂(Vinci™ Robotic System)問世以來,為泌尿科微創手術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1〕。從2001年泌尿科首次使用機器手臂完成攝護腺根除手術到目前為止,美國90%的攝護腺根除手術是由機器手臂來完成的〔2〕。現在有更多的趨勢顯示,機器手臂可以使用在泌尿科更多的領域,例如重建外科手術、尿路結石、和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處理。因此機器手臂的技術和設計會不斷的推陳出新,讓手術更精確、操作更人性化。 ▓第4代達文西手術系統(Da Vinci Xi System) 第4代達文西(Xi System)於2014年美國FDA甫認證通過,這一代機型是目前國內外各大醫學中心的主力機型。第4代機型因應前一型機臺的不便性做了許多改良;如系統有更小、更輕巧的懸吊手臂、搭配全新設計的關節手腕,讓醫師有更大的手術範圍。針對不同視野的手術,病人不需要移動床位,機器手臂容易從各種角度進入體腔〔3〕。另外,系統有全新設計的攝影鏡頭,使系統擁有精緻的成像,大幅增進影像品質。內視鏡能架設於任何機械手臂上,提供更彈性的視野範圍。【左圖:雙和醫院泌尿科崔克宏主治醫師】 [...]

談持續精進的腸癌手術發展

2024-05-13T11:34:34+00:00

(文/魏柏立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外科部主治醫師) 國際上大腸直腸癌罹患率逐年上升,以美國為例,不論男性或女性,大腸直腸癌皆是第3常見的癌症;若以致死率而言,大腸直腸癌則為排名第2的癌症。而隨著國人生活、經濟水平的提升,生活型態日漸西化,民眾的飲食習慣偏向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且紅肉攝取量增加,使得原來盛行於歐美的大腸直腸癌,也在臺灣地區盛行起來。 依據國家健康署資料顯示,2007年臺灣每年新增的大腸直腸癌病患首度超過了1萬例,一躍而成臺灣最常見的癌症;截至2020年的國健署資料統計,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臺灣癌症排名的榜首。國健署為了提升國人大腸直腸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近年努力推動腸癌篩檢,目前每年在所有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病人中,第4期(已有遠處器官移轉)大腸直腸癌病人的比率已經低於20%,這也表示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病人都有機會接受根治性的手術治療。【右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魏柏立主治醫師】 腸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腸道內腫瘤,切除罹病的腸道後再將兩端腸子重新接回。在過去的年代,20~30公分長的傷口在病人身上是司空見慣的情形,但自從有了腹腔鏡的技術後,已經大幅改變。目前有各種協助腹腔鏡手術的先進器械,讓手術進行更順利。譬如:腹腔鏡手術專用的腸道切割器,它可以同時切割及縫合腸道;新的能量器械,可以有效封住淋巴及血管,避免癌細胞擴散及出血;3D的影像系統甚至機械手臂等,都讓腹腔鏡手術更順利進行。 國內外已有許多支持腹腔鏡的研究發表,權威性《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亦證實,它是一種安全的手術方式,甚至在部分報告認為腹腔鏡的癌症治療結果優於傳統手術。所以各國的大腸直腸癌治療指引也將腹腔鏡手術列入治療選項。 腹腔鏡手術的執行方式,是先在患者的肚皮上打2~5個小洞,然後用特殊的機器將二氧化碳灌入將腹腔撐開,形成人工氣腹,接著醫師藉由腹腔鏡特製的攝影機伸入腹腔,將腹腔內的器官組織放大,再將影像傳輸到電視螢幕上,讓醫師清楚的看到腹腔內情形,接著以腹腔鏡特製手術儀器進行靈巧精細的切割、縫合與止血動作。在以往,為了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使用的傳統充氣機,無法提供穩定的腹內壓;而過低的腹內壓讓腹腔鏡手術不易進行,較高的腹內壓則可能造成手術中病人的心肺負擔,提高手術的風險。【左圖:手術中切割組織會產生煙霧及有害物質】 [...]

臺北癌症中心肝癌團隊宋睿祥醫師,談拇山下的回肝人生

2024-05-13T11:29:19+00:00

(文/宋睿祥,臺北癌症中心肝癌團隊、萬芳醫院外科部主任兼移植外科主任) 57歲的許先生從年輕時因為捐血時,意外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追蹤了20多年,在5年前發現自己的肝臟長了數個陰影,經診斷為肝細胞癌,他反覆接受了消融治療,經動脈血管栓塞治療,但肝腫瘤仍像雜草一樣,除了又再生,後來肝臟更出現了硬化、肝功能不足,無法再進行局部治療,在萬芳醫院移植團隊的會診建議之下,許先生於2023年3月由他兒子捐贈了右側的肝臟給他。 許先生的故事並不罕見,有可能就發生在你我認識的親朋好友身上,雖然目前新生兒普遍施打B型肝炎疫苗讓國人的B肝帶原比率大幅下降,但在1983年以前出生(40歲左右)的人,仍有將近10%的B肝帶原比率,B肝帶原者有肝硬化的風險,少部分的人到了中年,因為各種因素造成免疫力下降,會讓原本蟄伏在肝細胞裡的B肝病毒瞬間甦醒,大量複製,進而造成猛爆性肝炎。最常表現的臨床症狀是黃疸、茶色尿、腹水、全身水腫、肝昏迷。【右圖:臺北癌症中心肝癌團隊宋睿祥醫師、萬芳醫院移植外科主任】 另外慢性肝炎也是肝癌的高風險族群,肝癌的5年整體存活率大概只有三成,且肝癌接受肝切除手術,5年復發率可以高達70%,早期肝癌雖是以手術及消融為主要的治療方法,若是多顆腫瘤,則是以栓塞為姑息性的治療,由於這些病人通常還伴隨著肝硬化,若腫瘤大小單顆不超過6.5公分,總數不超過3顆(每顆不超過4.5公分),沒有肝外轉移或是大血管侵犯,這稱為舊金山大學準則(UCSF criteria),這些病人接受肝移植手術的5年存活率可以提升到八成。【左圖:慢性肝炎也是肝癌的高風險族群】 肝臟捐贈可分為大愛(腦死)捐贈及活體捐贈,臺灣每年約有100例左右的大愛肝臟捐贈,但等待肝臟移植的患者卻高達1,000多人,這也代表90%的肝病患者,在等待奇蹟的過程中,生命就這樣流逝,然而活體肝臟移植,卻為這群患者開啟了另一扇門,五等親的家屬,沒有肝病或身體重大疾病,經過配對確定肝臟構造及容積足夠,通過健保及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就能捐部分肝臟以拯救生命即將消逝的親人。 北醫大體系下的萬芳肝臟移植團隊有幸參與了許先生的活體肝臟移植,團隊經歷了將近8小時的手術,術後加上復健及免疫排斥藥物的調整,許先生一步一步地踏上了回肝人生,也擺脫了肝癌的陰影。 2022開始,北醫大醫療體系啟動了肝臟移植的團隊,一年多來,我們持續協助治療肝衰竭與肝癌的患者,完成了10例以上的肝臟移植手術,陪伴甘苦人與他們的家人找回回肝人生。 (文章轉載自今日北醫電子報,發佈日期2023/10/13,作者:joycechin)

臺北癌症中心醫療團隊談困難癌症的治療優勢「質子治療於食道癌之進展」

2024-05-13T11:30:13+00:00

(文/吳玉琮-臺北癌症中心食道癌團隊召集人、吳秉修-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暨北醫質子中心醫師) 食道癌是致死率高且難以治癒的疾病,位居全球癌症死因第6位。臺灣地區之食道癌好發於男性,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107年統計資料顯示,患者約有九成為男性。發生率排名位居男性第6位,死亡率則位居男性第5位。 而食道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吸菸、飲酒和飲食習慣等。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但食道癌往往在腫瘤發展初期階段並無明顯症狀,也欠缺有效的篩檢工具及策略,因此使得早期診斷變得相對困難。【圖:左為臺北癌症中心食道癌團隊召集人吳玉琮副教授,右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暨北醫質子中心吳秉修醫師】 食道癌的治療方法和策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腫瘤的發展期別、腫瘤位置和患者的總體健康狀態等。早期食道癌可能依靠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然而對於較大或有淋巴結轉移的腫瘤,病人常常會需要先接受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來縮小腫瘤,使其更易於手術根除。這些治療方法使用的時機與搭配的方法都需由專業的醫療團隊根據病人狀況做評估,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放射線來破壞或傷害癌細胞,旨在減小腫瘤體積、控制癌症的進展或緩解由腫瘤引起的症狀。放射治療在食道癌治療上常扮演兩種腳色:其一,對於適合手術的患者,在術前先行前導治療來縮減腫瘤的侵犯;其二,對於無法手術的患者,放射治療可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來控制腫瘤的惡化,並緩解腫瘤造成的像是吞嚥困難的症狀以提升生活品質。 雖然放射治療在食道癌的治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放射治療本身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進而限制了放射治療本身的療效。傳統的放射治療是用光子射束從體外對目標進行照射,意味著光子射束經過的正常器官也會受到放射線傷害。在食道癌的治療上,心臟和肺臟等周圍的正常器官是容易被照射到且出現副作用的地方。 ●質子治療:是新型放射治療的一種。質子治療最大的特色就是「精準、副作用低」,就像深水炸彈般,將放射線劑量精準集中在腫瘤部位,高劑量消滅腫瘤。2020年美國發表了一篇針對食道癌治療副作用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研究發現,被分配使用質子治療食道癌的病人中,治療副作用發生的程度遠低於被分配使用傳統光子放射治療的病人,而嚴重的心肺功能後遺症以及手術後食道接口的滲漏等更幾乎沒有出現在接受質子治療的病人身上。由於初步結果已證實質子治療的安全性明顯優於傳統光子放射治療,這篇臨床試驗在試驗中期即因達成目標而提前結束。 【上圖:北醫質子中心食道癌治療案例。有顏色的地方是出現放射線劑量的範圍,右圖的質子治療減少了周圍器官不必要的放射線劑量】 隨著科技的發展,質子治療的技術本身也有飛躍式的發展。事實上,上述研究中超過8成的質子病人是使用傳統的大範圍被動散射技術,而不是現今最主流的「筆型射束掃描系統」。筆型射束掃描系統採用精準的單點射束,深入淺出地針對腫瘤進行打擊,具有更加精確、順型的優點,在進一步降低治療副作用以及提升治療效果上具有跨代的潛在優勢。如今使用筆型射束掃描系統進行「質子強度調控治療」的相關臨床試驗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相信這樣的治療技術將會是未來癌症治療的主流。 北醫質子中心採用的是全球最新技術的質子治療機,除了最新的「筆型射束強度調控掃描系統」外,搭配超導型迴旋加速器、6維機械手臂治療床及錐形射束電腦斷層等功能,能精準且細緻地刻畫射束走向,實現精準癌症治療。北醫質子中心從開幕至今已治療多名食道癌患者,配合北醫最專業的手術與精準醫療團隊,是食道癌患者的最佳後盾。 [...]

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吳姿宜醫師,帶您認識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

2023-08-28T12:30:13+00:00

婦癌顧名思義,就是僅會發生在女性的癌症。男女身體器官的差異性在生殖系統,因此婦癌即是婦女生殖器官的癌症。其中,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是在已開發國家中,兩種最常見且具有重要健康議題的婦科癌症。  這兩種癌症的致癌性風險因子不同,子宮內膜癌常與長期荷爾蒙異常影響有關,如初經早停、經晚、不孕或未孕、肥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糖尿病、家族遺傳性大腸直腸癌、有乳癌或卵巢癌個人史、乳癌長期服用抗荷爾蒙藥物「諾瓦得士」(Novaldex),以及曾接受過骨盆放射治療者。【左圖: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圖隊吳姿宜醫師,現為萬芳醫院婦產部副主任暨婦科主任】 而卵巢癌的致癌性因子,則為年紀增長(超過60歲)、有乳癌/卵巢癌、大腸直腸癌的家族史或個人史、不孕、骨盆腔發炎及滑石粉的暴露等。反之,根據許多流行病學世代研究相關結果,發現懷孕、母乳哺餵、長期服用避孕藥、曾接受輸卵管結紮、輸卵管切除、子宮全切除手術者,皆為降低卵巢癌發生之保護因子。隨著科技和醫學的不斷發展,對於這兩種癌症的治療進展,現已取得重要突破。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進展 內分泌療法:子宮內膜癌與荷爾蒙異常有關,因此內分泌療法對於年輕早期低風險之子宮內膜癌,亟欲保留子宮生育器官者,可考慮使用黃體酮等荷爾蒙藥物,來做藥物性治療,抑制子宮內膜癌的生長和擴散。一旦完成家庭生育計畫,再接受首次確定性手術治療,以降低將來復發的風險。【右圖: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 微創手術技術:隨著微創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子宮內膜癌的手術治療方式也得到了改進。例如,腹腔鏡手術和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可以減少手術創傷疼痛和恢復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針對早期低風險族群,可考慮使用微創手術併前哨淋巴結顯影及摘除,使用保護措施,在不影響癌症治療預後的前提下,降低併發症的機率,如淋巴水腫、淋巴囊腫,或沾黏及腸阻塞等發生風險。 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在子宮內膜癌的治療,近幾年也顯示出重要角色。其應用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系統,幫助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對於第三/第四期或復發轉移的內膜癌病患,其標準化學治療加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在有DNA錯配修復功能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