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茂志主治醫師-臺北癌症中心胃癌團隊、萬芳醫院外科部) 目前雖然因為保健意識擡頭以及醫學檢查的進步,胃癌的發生率有緩步下降的趨勢。然而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的統計報告,胃癌為惡性腫瘤發生率排行第9位,死亡率則為第7位。其中,男性的發生率為第7,女性為第10;死亡率同為第6名。有鑑於此,胃癌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覷。 在胃癌的治療上,最為棘手的是新診斷的病人中有超過30%為第4期胃癌,也就是病灶具有轉移的情形。傳統上認為所有第4期胃癌的病患皆為疾病末期,無法藉由手術切除或治療,必需仰賴化學治療(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後稱放療);而不管是化療或放療皆屬於姑息性療法的一環。外科醫師們則在面對這原先被視為不可戰勝的挑戰,日前已經有許多的文獻證據,顯示第4期的胃癌病患倘若只有單顆的肝臟轉移,在接受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後,存活率有明顯的提升且生存年限也顯著延長。【左圖:臺北癌症中心胃癌團隊召集人、萬芳醫院副院長謝茂志醫師】 原先被認為單純僅是姑息療法之一的化療,其在治療第4期胃癌上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甚至可視為一種積極治療的階段性療法。隨著分子生物的知識及藥理學的技術日新月異,化療藥物的治療效果已今非昔比。依照國際間公認治療胃癌最具權威的日本醫療學術機構2021年的胃癌治療指引以及多篇跨國的文獻顯示胃癌的轉換性治療策略(conversion therapy)或稱作輔助性外科治療(adjuvant surgery)對於有腹膜轉移的胃惡性腫瘤在治療上有長足的進步。 針對此族群的病患,先給予適當的化學治療以求後續的輔助性外科手術能夠切除原始病灶以及轉移的部位。若在化學治療後無法根除性的完整切除,適當的減低腫瘤的體積以及侵犯的範圍,對於病患的預後及生活品質也能提供明顯的改善。 在胃惡性腫瘤的化療領域中,已經知道在腹膜轉移的腫瘤雙向化學治療(bidirectional chemotherapy)比起傳統單純血液注射的化學治療,在腫瘤的控制上來得有效。此外,腹腔內熱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
「大腸癌」長達14年居癌症榜首,一招教您有效預防
鄭雅瑋2024-05-17T13:24:25+00:00(文/陳俊男主治醫師-萬芳醫院消化內科)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大腸癌是目前國人發生率第一的癌症,罹患人數逐年上漲,大腸癌成了「國民癌症」,而這1、2年受疫情影響,民眾主動到醫院篩檢、追蹤的意願下降,更容易拖延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期,讓病情加重。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陳俊男醫師透露,曾經有名42歲的女性,參加員工健檢3年來糞便潛血都陽性,但是她不曾進一步檢查確認,直到隔年因腹痛住院才發現罹患大腸癌第4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即使接受治療還是在2年後不幸離世。 大腸癌主要是從腸內的腺瘤息肉逐漸癌化所致,陳俊男醫師比喻,腺瘤息肉就像小樹苗一樣任意在腸道生長,等到樹苗茁壯惡化成癌症的機會將倍增許多。而初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當持續出現血便、黏液便、排便習慣改變,如數日腹瀉、便秘,以及體重減輕與貧血等上述症狀時,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此時可以透過糞便篩檢與大腸內視鏡檢查,釐清排泄異狀的源頭。【左圖: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陳俊男醫師】 陳俊男醫師建議,年齡屆滿50歲~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期糞便潛血免費篩檢,據資料指出,當民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再到醫院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時,可預防30%大腸癌發生的機率,在接受檢查後多半能找到躲藏在腸道的小息肉,此時安排手術切除息肉,是防止大腸癌發生最有效的管道,早期治療存活機率也可高達90%。【右圖:醫師建議民眾若符合大腸癌篩檢補助族群,應定期接受檢查】 所幸大腸癌是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預防,民眾平日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紅肉酌量食用,可以白肉為主,陳俊男醫師強調,若民眾是高危險族群符合如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年齡滿50以上、肉食主義者等應特別留意定期追蹤檢查,或是符合大腸癌篩檢補助的族群可多加使用,主動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治。 (文章轉載自今日北醫電子報,發佈日期2022/08/15,作者joycechin)
腹腔鏡肝切除術用於治療肝細胞癌是安全可行的
鄭雅瑋2024-05-17T13:22:36+00:00(文/臺北醫學大學研究發展處整理) 蔡葵諺助理教授於2008年6月取得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後,至雙和醫院接受外科專科醫師訓練,並於2015年取得消化外科專科資格以及於2017年取得腫瘤外科專科;現於雙和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專長為肝膽胰疾患及腫瘤治療,於2022年8月開始至本校任教,現為醫學系外科學科助理教授。 蔡葵諺主治醫師近年之研究內容主要是以臨床病患所做之一系列世代研究分析,主要是肝臟切除手術,因為隨著腹腔鏡器械的改進和手術經驗的增加,腹腔鏡肝切除術的技術難度正在逐漸得到緩解。蔡老師的研究團隊追蹤313位因肝細胞癌(HCC)於雙和醫院接受肝切除手術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人口統計學和圍手術期數據、短期手術結果和長期腫瘤學結果。然後根據TNM癌症分期系統,將患者分為特定分期的亞組進行比較。【右圖:醫學系外科學科蔡葵諺助理教授/雙和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結果共有153名患者進行了腹腔鏡肝切除術,160名患者進行了開腹肝切除術,腹腔鏡手術成果具有較少的失血、更短的手術時間、更短的住院時間和更低的併發症。總體而言,腹腔鏡肝切除術組的5年總生存率(OS)高於開腹組(78.1% vs 57.6%;p=0.002),但在特定分期的亞組分析下,則顯示兩組的5年總生存率相似(I期:82.8% vs 82.6%,p=0.845;II期:80.3% vs 69.2%,p=0.638;III期:55.6% [...]
燒聲?沙啞?可能是喉癌上身嗎?
鄭雅瑋2024-05-16T11:28:55+00:00(文/王興萬主治醫師-雙和醫院耳鼻喉科) 燒聲,一般是指聲音不正常的變化。當燒聲時,聲音聽起來有氣音、變粗且緊緊的,或是有音量及音調的改變,這是因為與聲帶有關聯的喉部發聲部分有了變化。呼吸的時候,聲帶會打開以提供空氣進入肺部的一個管道,當說話或唱歌的時候,聲帶會靠攏;然後空氣由肺呼出時,會振動聲帶產生了聲音,拉緊的聲帶會形成有張力及變細的狀態,它可以較快速的振動,快速振動會形成較高的音調,腫脹或腫塊在聲帶上時,會阻止聲帶靠在一起,因此聲音改變了且較粗。 聲帶由外到內共有5層,分別是黏膜層、淺層、中層、深層、甲杓肌層。主要振動的地方為覆蓋聲帶的黏膜層和疏鬆柔軟、具有彈性的淺層。臨床上常見的「聲帶結節」即一般所謂長繭,就是由於黏膜層纖維化或是增厚,產生較硬的繭,常見於雙側聲帶上的前1/3與後2/3相對位置;聲帶瘜肉則常見於單側聲帶。不管是長繭或是瘜肉,都可在聲帶上看到突起物,氣流通過時受到阻礙,就會影響到聲音的品質,即通俗所稱「燒聲」。 燒聲有許多的原因,幸好,大部分都不嚴重而且短期內都會消失,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急性喉炎造成聲帶水腫或過度使用聲音,像在球賽中或搖滾音樂會中大聲尖叫。對於部分患者,燒聲原因可能是因為胃食道逆流,胃酸沿食道逆流刺激聲帶,臨床上可發現許多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並沒有心灼感,但通常在早晨時的聲音糟,然後在一天內改善,大多數的人可以感覺到在喉嚨有異物感,有痰在喉嚨或常常要清喉嚨。【左圖:雙和醫院耳鼻喉科王興萬醫師】 燒聲尚有其他原因,常見者如:聲帶結節、聲帶息肉、聲帶囊腫、聲帶溝症、聲帶白斑、喉癌、聲帶感染、聲帶麻痺等。喉癌是較少見,卻是容易早期發現的問題,若年齡較大,並有抽菸史、痰有血絲、聲音沙啞等症狀者,需特別注意,有些喉癌早期病變之所以被發現,就是因聲音沙啞而去就醫,所以大家要提高警覺。另外一種好發於小兒喉部之良性喉乳頭瘤,也會造成聲音沙啞。其他癌症如肺癌及食道癌等形成喉返神經之壓迫也可能造成燒聲,如已故藝人鳳飛飛女士。 一位工作多年的51歲先生,生活多采多姿,時常赴KTV歡唱一曲以自娛娛人。因最近3個月的聲音沙啞,高音飆不上去,自以為聲帶長繭而至耳鼻喉科求診,起先以為感冒而不以為意,甚至被認為長了聲帶息肉,經本院施以喉顯微手術切除病灶,並經病理科證實為聲帶癌,幸好尚未有轉移現象,確診為早期的聲帶癌,目前在本院治療後,於門診追蹤,狀況穩定,未有復發現象。【右圖:外表有如息肉的聲帶癌(右上方白色部分)】 聲音沙啞如上所說的原因很多,最常見者仍為感冒發炎,若未有好轉,延續2星期以上,則需以喉內視鏡檢查並考量有無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最常見者為聲帶息肉及結節等,若如同此例沙啞持續3個月以上,則需考量其他因素。詳細檢查有無可能為聲帶麻痺等,或罹患癌症。聲帶癌在臺灣每年新增的發生率約600~700例,雖然不多,但容易忽略,如本例於沙啞3個月後斷然求診,幸好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 一般初期聲帶癌採放射治療或局部切除等,治癒率可達90%~95%。但最近3年由於新冠病毒的盛行,大部分病患不太願意到醫院就醫及做喉內視鏡檢查。許多人也就因此而延誤病情,在過去未有新冠病毒感染時,大部分喉癌病人尚能早期就醫而接受早期診斷並即時治療,當時的病人大都為早期的喉癌,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約九成五的病人也就因此痊癒。 個人近半年內卻診斷出3例晚期喉癌,他們沙啞時間由5個月至1年多不等,皆因新冠病情的延誤,而造成聲帶的麻痹,聲音因而更沙啞,甚至有食物嗆到的情況。依過去經驗,晚期喉癌大皆以手術為主,術後的病人在頸部病灶皆有良好的清除及控制而有較佳的生活品質,其中兩位病患接受全喉切除手術,2星期後皆可由口腔進食,維持原本的進食生活品質。另一名病患在接受聯合化、放療3個月後再接受全喉切除手術,至今仍處於追蹤治療的狀態。 隨著社會工商業進化,人們使用聲音頻率增加,使得聲帶萎縮及老化提前到來,造成聲門閉鎖不全而留下縫隙。一般聲帶老化及萎縮其主要的症狀為失聲及說話疲倦,聲帶萎縮導致我們在發聲的時候聲帶不容易緊閉,如此病人就容易覺得講話很累(中氣不足),聲音會產生沙啞的現象,進而導致病人在工作及歌唱的時候高低音階無法適時的達成,此類的病人在男、女的發生頻率是一樣的,沒有在固定的特定族群。在初步的65歲以上年長者之統計及分析,約65%長者對其聲音老化不滿意,對聲音的處理,除了要能清楚聽到外,好好的說出來亦同等重要。 [...]
雷射不掉的黑斑驚變皮膚癌,萬芳醫院皮膚科沈孟暵醫師呼籲7大族群要小心
鄭雅瑋2024-05-16T10:18:27+00:00(文/沈孟暵主治醫師-萬芳醫院皮膚科、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皮膚學科教師) 60歲的林小姐,從年輕時期就很注重保養,臉上一有黑斑馬上就會進場維修,這一年來,她注意到臉上有一個黑色的斑點,想用雷射打掉,然而黑色的斑點仍然頑強地又長回來,於是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專業意見,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皮膚癌。 萬芳醫院皮膚科沈孟暵醫師表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從小到大不停地受到日光曝曬而受到損傷,有時甚至出現癌變。皮膚癌可以分成: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皮膚附屬器的癌症;在臺灣,肢端黑色素瘤較為常見,好發部位以腳底最常見,其次是手掌與指甲下方,因此觀察手腳異常的黑色素變化是重要的課題。【左圖:萬芳醫院皮膚科沈孟暵醫師】 沈孟暵醫師也點出,容易罹患皮膚癌與惡性黑色素瘤的7大高危險族群: 1.年輕時工作需要經常曬到太陽,或是喜歡曬日光浴且經常曬傷。 2.具有免疫缺陷、器官移植的病患或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的病人。 3.身上有傷口長期不會癒合,須要小心是否傷口是皮膚癌所造成的。 4.長期攝取無機砷(某些地區的地下水含有較高濃度的砷)。 5.身上有很多顆黑色素痣(多達50~100顆)。【右圖:身上有很多顆黑色素痣也是高危險族群】 6.一出生,寶寶就有先天性黑色素痣,且面積大於20公分以上的巨型黑色素痣。 [...]
雙和醫院引進「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為近年早期肺癌定位和診斷的新選擇!
鄭雅瑋2024-05-16T10:11:17+00:00(文/葉雲凱主治醫師-雙和醫院胸腔內科) 近年來肺癌診斷和治療的利器越來越多,尤其是配合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於高風險病患身上,能早期發現肺部結節,再配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進行一站式肺部結節診斷、定位和切除。 傳統上完成這些檢查和治療,病患必須往返於檢察室和開刀房中,且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等待。等待和往返的過程都會增加病患的心理壓力和不適感。但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的可移動性和精準定位,可以讓這些繁瑣的過程,全部於同一處進行。病人在麻醉的情況下,可以無痛苦的把定位、診斷和切除手術一起完成。 氣管內的構造盤根錯節十分複雜。如要從主支氣管到達較遠端的支氣管,好比開車要從大馬路到小巷弄,十分容易迷路而造成定位和切片的失敗。傳統的做法只能在術前詳讀病患的胸部電腦斷層影像,先把路線記在腦海中,但如路線過於複雜還是會高機率造成檢查失敗。【左圖:雙和醫院胸腔內科葉雲凱醫師】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的出現,完全改變這個思維,讓診斷、定位和切除可以一站式的同時進行。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檢查利用提前灌入病患的圖資,也就是胸部電腦斷層影像,電磁定位的原理就好比是汽車導航的GPS定位。有即時導航影像的幫助,病灶定位就變得非常精準且輕鬆,大幅減少檢查失敗的可能性。因這套系統的可移動性,理論上可以在任何地點實行,所以可以在不移動病患的情況下進行檢查。 目前雙和醫院胸腔內科已引進此項技術和設備,讓有需要的病友能進行更好、更舒適的檢查。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洽詢本院胸腔內科醫師,得到更專業的建議。【右圖: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的可移動性和精準定位,可以簡化繁瑣的過程,節省患者的檢查時間】 (文章轉載自今日北醫電子報,發佈日期2021/11/15,作者joycechin)
腫瘤切除手術圍術期異體輸血對長期癌症預後之潛在影響
鄭雅瑋2024-05-16T10:33:35+00:00(文/戴英軒主治醫師-雙和醫院麻醉科、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麻醉學科副教授) 戴英軒副教授於2010年6月取得陽明大學醫學系學士後,至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麻醉專科醫師訓練;2015年11月取得麻醉專科資格;之後於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攻讀研究所,在2018年6月取得碩士學位。於2020年11月至本校任教,現為醫學系麻醉學科副教授,並於雙和醫院麻醉科擔任一般麻醉科主任。 戴醫師近年來聚焦於癌症醫學研究,結合癌症臨床數據,研究圍術期可能影響腫瘤切除術後長期死亡和癌症復發之臨床因子,主要著重於大腸直腸癌、肝癌及肺癌。他利用單一醫學中心的大數據資料,同時運用嚴謹的統計分析方法發現,在大腸直腸癌、肝癌及肺癌手術中及手術後7天內,病人若接受異體輸血,則腫瘤切除後長期全死亡率和癌症復發率皆會顯著上升。【圖:戴英軒主治醫師】 在大腸直腸癌,手術前病人是否有貧血並不影響癌症預後,而圍術期異體輸血量和術後死亡率呈現顯著劑量效應關係。在肝細胞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則發現,異體輸血量和死亡率呈現線性正相關性,和癌症復發率則呈現非線性相關性。相關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 Rep.)2018;8:13345. (2020 IF: 4.379), 《麻醉》(Anaesthesia)2020;75:464-71. (2020 [...]
新興「腫瘤心臟學」照護模式,可積極對抗癌症並保護心臟健康
鄭雅瑋2024-05-15T09:30:17+00:00(文/陳彥舟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 近年來,癌症治療推陳出新,不論是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都使得癌症治療的效果與病人存活率明顯改善。然而,癌症的疾病本身,則會容易引起身體慢性發炎、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風險,而與癌症相關的風險因素,如:抽煙、體重過重等,也同時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 另一方面,癌症的治療,不論是傳統的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是創新的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也可能引起短期或長期的心血管副作用,加速動脈硬化、心律不整,或心臟功能異常。為了使癌症治療的好處極大化,盡可能減少相關的心血管副作用,「腫瘤心臟學」成為近期國際新興的一門研究領域與臨床照護模式。腫瘤心臟醫師,為專業心臟內科醫師,與腫瘤科醫師合作,協助解決癌症病人相關心血管問題。 而我們又該如何在抗癌的過程中,保護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首先,先要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狀況與風險,以及接受癌症治療有什麼潛在的心血管副作用。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糖血病、血脂異常、抽煙習慣;或是過去便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接受過心臟支架或開心手術;或接受的癌症治療有潛在心血管副作用,在癌症治療過程的前中後,就建議要定期追縱心臟功能檢查,如:心臟超音波與心臟生物指數,並且原本的三高治療與心血管藥物,也建議要好好控制,以減少癌症的心血管風險。【右圖:北醫附醫心臟內科陳彥舟醫師】 此外,若是追縱過程中,發現有心血管的副作用,腫瘤心臟醫師會進行相關的心血管治療,而在必要時,會與腫瘤科醫師討論做癌症治療方式或劑量的調整,讓癌症治療能順利完成,也同時盡可能保護心血管健康。 除了定期追蹤與治療調整,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要戒除與遠離香菸,以減少動脈硬化進一步發生。在兼顧食慾及營養的情形下,避免過高鹽分或動物性膽固醇的攝取,以改善高血壓、四肢水腫,或動脈硬化進展。而維持定期適當的運動與復健也是很重要的,不但能維持體能與肌力,也能改善心肺功能與生活品質。運動的方式,可依國民健康署所建議的每日至少30分鐘,可分為10分鐘3階段做完或一次做完30分鐘。而腫瘤心臟醫師也會於癌症治療完成後,依病人需求安排運動心臟功能檢查;必要時,轉介進行心臟復健。 癌症治療過程中,需要不同專業整合,以提供病人身心靈的全人照護。腫瘤心臟醫師,提供病人完整的心血管專業評估與照護,讓病人能順利完成治療。而在癌症治療完成或痊癒後,腫瘤心臟醫師也提供針對癌症存活者的特殊需求及風險,提供個人化的醫療照護。 (文章轉載自今日北醫電子報,發佈日期2022/02/15,作者joyce)
怎麼面對人生的第二個癌?淺談復發/第二原發癌及頭頸癌
鄭雅瑋2024-05-15T09:25:15+00:00(文/李欣倫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郭嘉駿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王威鈞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質子中心醫師) 蘇阿姨20多年前得到口腔癌,手術切除後接受完整的術後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一路以來都按時的回診及追蹤。兩個月前她感覺腦袋脹脹的,鼻子塞住、分泌物也很多,同時口腔感覺到腐臭怪味。就診耳鼻喉科後,證實是原發於上軟顎的頭頸癌(口咽癌)。 罹患第二個癌症已經非常沮喪,蘇阿姨下定決心想要以手術切除腫瘤,不過外科醫師的評估認為,腫瘤從上顎一路長到鼻咽跟鼻腔並且接近頭顱底部,大幅度的手術極有可能破壞顏面美觀及功能,而且完整切除腫瘤的機率有限。萬念俱灰之下,經過介紹來到北醫諮詢安寧療護。 依據國健署201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在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列居前排,讓臺灣男性聞「癌」色變。臺灣口腔癌三大危險因子影響為:嚼檳榔、抽菸及過度飲酒。蘇阿姨不抽菸、不喝酒,更不吃檳榔,怎麼會罹患頭頸癌,而且這輩子還得了兩次呢?根據觀察,當口腔長期遭受慢性刺激也會造成口腔癌風險,如假牙沒有做好而有銳利的表面,導致長時間刮傷口腔黏膜,或者是蛀牙、牙齒長歪,咬合不正等造成的反覆性咬傷。【上圖:左起北醫附設醫院放射腫瘤李欣倫科主任、北醫質子中心王威鈞醫師、癌症中心郭嘉駿副主任】 頭頸癌,指的是上呼吸消化道所發生的癌症,包括鼻腔一直到喉嚨發生的癌症都可以歸類為頭頸癌。頭頸癌的範圍包含了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口腔癌及喉癌。第二個原發癌症不同於癌症復發,定義上是指不同的另一個獨立的腫瘤。評估是第一個癌症的復發或是第二個全新的原發癌症的方法,包括評估發生的位置與發生的時間。 以蘇阿姨來說,20年前的口腔癌的距離跟現在口咽癌距離很大,同時過了很久的時間,她的口咽癌算是全新的原發癌症。據文獻統計,頭頸部第二原發癌的機率相較於其他器官都來的大,像蘇阿姨這樣的頭頸癌患者,治療完成後也都必須密切的保持追蹤。 一旦病理切片確診為頭頸癌,需要做的檢查包括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正子攝影、內視鏡檢查等。完整的分期後就會開始治療。頭頸癌的治療有開刀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等,或者是這些治療的組合。比如說先開刀,然後接下來再輔助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以蘇阿姨的情況來說,開刀會大幅度的影響顏面及功能,先安排放射線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會是她的選擇嗎? 蘇阿姨20多年前接受過完整劑量的頭頸部放射治療,皮膚、肌肉、神經、血管這些正常組織都受到放射線劑量的影響。要再做第二次放射線治療,需要非常精準的療程規劃。質子放射治療是最新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質子射束的特性是可以精準的鎖定惡性腫瘤照射治療,並且大幅減少正常組織受到放射劑量,進而降低後續副作用的產生。像蘇阿姨這樣需要接受第二次相同部位的放射線治療的患者,就是非常適合質子治療的案例。 蘇阿姨接受了質子治療,成功縮小腫瘤,她的鼻子也不再塞住、口腔也沒有異味臭味,目前持續在門診穩定追蹤。質子治療從1950年代就開始發展,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一甲子的歲月。根據統計,截至2022年,全世界共有超過100家質子治療中心投入臨床服務,為癌症.治療帶來截然不同的意義與嶄新的篇章。過去的重難罕症,透過質子治療的幫忙,有希望為病友寫下全新的一頁。一開始愁眉苦臉的蘇阿姨,在治療結束的那一刻,終於展開笑顏,繼續美好人生。 (文章轉載自今日北醫電子報,發佈日期2023/03/15,作者joycechin)
癌症治療不卡關,臺北癌症中心腫瘤心臟團隊助你「抗癌護心」
鄭雅瑋2024-05-14T08:54:34+00:00(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臺北醫學大學秘書處) 癌症、心臟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前2名,許多癌症病患在接受癌症治療時,常因化療、放療或免疫標靶藥物具有心毒性,導致心血管併發症發生或變嚴重,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特別成立「腫瘤心臟」跨團隊照護,就是要將潛藏在癌症的隱形殺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併發症」降至最低,讓癌症治療不卡關。 臺北癌症中心腫瘤心臟團隊、北醫附設醫院內科部黃群耀主任指出,隨著癌症醫療的進步,近年罹癌已不是絕症,但隨著存活率不斷增加,癌症治療過程中,所衍生的急慢性心血管併發症就值得關注了,情況嚴重的話,往往會影響病人存活,甚至是導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必須提早監控,避免憾事發生。 黃群耀主任舉例,曾有一名66歲的肺癌病患,因接受癌症的免疫治療,導致出現嚴重的心肌炎,造成心臟衰竭,一度危及生命,所幸腫瘤心臟團隊及時介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病人從鬼門關救回來,並且幫助她恢復心臟功能,讓癌症治療得以持續下去,不卡關。【右圖:臺北癌症中心腫瘤心臟團隊、北醫附設醫院內科部黃群耀主任】 而另一名由外院轉來的乳癌四期病人,因為伴隨肝、肺轉移及肺積水等症狀,醫生原本推測是癌細胞轉移至肺部,但因為病患很容易呼吸喘,轉介腫瘤心臟團隊後,才診斷出其實是因為心臟衰竭所導致嚴重的肺積水,而非癌細胞轉移,經過一連串藥物及心導管治療後,幫助她的心臟功能變好,讓癌症化療得以延續。 「心臟是人體最不會長腫瘤的部位,但卻經常是癌症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黃群耀醫師表示,當腫瘤治療已日益進步、延長壽命之際,但卻有超過4成的癌症病患,死亡原因並非由原本罹患的癌症導致,其中逾2成是被忽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可見在腫瘤治療大幅改善的同時,心血管疾病的陰影,仍持續籠罩在癌症病患的身上。」 根據國外研究統計指出,2019年癌症病人的非癌死亡已達40%,其中22%死於心血管疾病。若從不同癌別來看,乳癌、膀胱癌、咽喉癌、部分淋巴癌患者,因心血管死亡的比例,已和癌症的死亡比例相近。其中,攝護腺癌、子宮內膜癌,更早已出現「死亡交叉」,換句話說,攝護腺、婦癌患者因心血管死亡的比例,甚至遠高於癌症死亡。 舉例來說,一名乳癌病人若本身有心血管共病,或治療藥物如小紅莓等,或放射治療對心血管有危害,經全方位的腫心團隊評估後,列入高風險個案監控,並在癌症治療的前、中、後期,客製化設計一套完整的癌症心血管照護系統,一旦發現危險預值,立即跟主責醫師討論,最重要的是,若不幸發生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併發症狀況,才能與時間賽跑,及時拯救病患,幫助癌友戰勝病魔。 因為癌症複雜度高且多共病,全方位照護將是日後趨勢,北醫也與國際接軌,今年特別指派心臟內科陳彥舟醫師,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與美國腫瘤心臟學權威醫師Dr. Jav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