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癌症中心兒癌團隊陳淑惠醫師、劉彥麟醫師,分享兒童白血病免疫療法新進展

2022-05-27T10:30:44+00:00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1年發表的統計,臺灣每年約有540位兒童罹患癌症,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血病(血癌),每年約有160多位病童發病。白血病分為淋巴性與骨髓性兩大類,當骨髓或胸腺的造血細胞發生不明原因、偶然、隨機的突變,特別是基因融合現象,便會複製出大量不成熟的母細胞(又名芽細胞)循環在血液中,就像是在血液裡看到腫瘤細胞一樣,因此又被稱為血液腫瘤。 近年來,北醫大兒癌團隊根據醫學實證建立兒癌診療指引,也建立多專科照護模式,並與臺灣多家醫院及兒童癌症基金會合作推動臺灣兒癌研究群(TPOG)治療方案,採用以危險群為導向的治療,依疾病特徵判斷復發風險,為病童規劃個別化的療程。最近我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5年存活率達89%,已相當接近先進國家90%~95%的水準。對於治療反應較差的病患,則需要安排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如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或設法尋找更為有效的治療。【左圖:雙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陳淑惠主任(左圖)、臺北癌症中心兒癌團隊召集人劉彥麟醫師(右圖)】 [...]

臺北癌症中心食道癌團隊吳玉琮醫師及鍾政錦醫師,淺談食道癌之治療現況

2022-05-27T10:30:16+00:00

食道癌大致上分為兩類:東方人大多是鱗狀上皮細胞癌;而西方人則大多是由食道下段與胃之間的腺癌。目前已知食道癌的危險因子有抽菸、喝酒、檳榔、含亞硝胺之食物(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食道曾受腐蝕傷害、食道弛緩不能(吞嚥功能疾病)、肥胖、胃食道逆流等。而其中抽菸、喝酒、檳榔同時也是頭頸癌(口腔癌)的高危險因子。 食道癌屬於難以早期診斷,局部及遠端轉移不易控制,且致死率高之重大疾病。臺灣癌症登記中心資料顯示,2014至2018年間被診斷出癌症的臺灣男性患者中,10大癌症之平均存活超過5年之比例為45.6%,而食道癌僅18.7%為10大癌症患者中存活率最低之患者。【右圖:左為臺北癌症中心食道癌團隊召集人吳玉琮醫師,右為北醫附醫胸腔外科鍾政錦醫師】 [...]

精準醫療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讓腦部轉移腫瘤不再絕望

2022-03-20T10:27:26+00:00

腦部轉移性腫瘤是腦部影像檢查最容易發現到的惡性腫瘤,臺灣每年估計有1.5~2萬例腦部轉移,常見的腫瘤來源包括肺癌、乳癌,及大腸癌,隨著化療藥物,標靶藥物的發展,原發腫瘤處的控制越來越好,患者存活的時間也增長,但也因此原發腫瘤隨著血液可以躲藏在擁有血腦障蔽的腦部,逃過正子掃描殘留腫瘤的檢查與化療藥物的治療,因此發生腦部轉移性腫瘤。 傳統癌症的分期是為了預測患者接受治療的存活期,腦部轉移在各種惡性腫瘤的分期中,皆屬於第4期,對於第4期的患者,過去的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僅能維持患者6個月左右的存活期,因此每當患者與家屬被告知腦部轉移腫瘤的診斷時,聽到分期是末期的第4期,常常充滿絕望。 [...]

臺北癌症中心甲狀腺癌團隊召集人許重輝教授談甲狀腺癌治療

2021-12-21T10:42:39+00:00

甲狀腺癌大部分(約95%)是分化良好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的國人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7年甲狀腺癌共4,445人。發生率排名癌症第8名;男性第13名,女性第4名(3,302人),但死亡排名分別是第26名及22名,死亡率0.5%,死亡人數佔全部惡性腫瘤的0.39%。顯見它是相對良好的惡性腫瘤。發生年齡的中位數是50歲,年輕的女性多,男女佔比約1:4。其中乳突狀癌最多,佔男性的89%,女性的92%。分化良好型,除了乳突(papillary)癌外,還有濾泡(follicular)及嗜酸細胞(Hurthle cell)癌(3~5%)。其他傾向惡性的有髓質(medullary)與未分化(anaplastic)癌及極少數的淋巴瘤(lymphoma)及鱗狀上皮細胞(squamous cell)癌。 甲狀腺位於前頸中央的喉結兩側中及下方,似蝴蝶狀。正常狀態下是摸不到也看不到。腫大的甲狀腺(goiter)分瀰漫性腫與結節腫,結節腫又分單一結節和多發性結節。結節是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腺癌的最重要病因。但惡性的比率很低(小於5%),大都是良性的膠體結節或囊腫。結節通常是病人自己或家人,無意間摸到或看到腫塊。近年甲狀腺超音波廣用於健康檢查,健檢病人常被告知有結節,需進一步專科檢查診斷,但這些結節們通常很小(<1公分)。也有因做頭頸部電腦斷層掃描、頸動脈超音波、或正子造影無意間發現,稱為偶見腫瘤(incidentaloma)。【左圖:臺北癌症中心甲狀腺癌團隊召集人許重輝教授】 [...]

基因決定「癌」上你?個人精準化醫療探究竟 遺傳諮詢師專業檢測 潛藏風險早避開

2021-12-07T15:51:59+00:00

「確認自己是遺傳性癌症家族!那麼我是不是一輩子都有得不完的癌症?」、「帶有基因突變,我一定要像安潔莉娜裘莉那樣切除乳房、卵巢嗎?」民眾聞癌色變,很怕下一個罹癌的就是自己,家中有親人確診癌症的民眾,更擔心自己會不會有家族遺傳的風險,面對這些疑惑與擔憂,往往不知能找誰評估,如今有了新的選擇。 所謂的「遺傳諮詢師」,目前在臺灣人數僅100人左右,大多投入實驗室或臨床,協助判讀基因檢測結果。近年因為基因檢測技術大躍進,在臨床上的使用機會越來越多,但是專業又複雜的名詞常常讓醫師與民眾混淆,於是就需要一個了解臨床醫學、基因遺傳學、基因檢測技術的專家來協助大家正確選擇基因檢測產品,與臨床應用解釋。 【左圖:臺北癌症中心廖敏華遺傳諮詢師】 [...]

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教授談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診斷

2021-11-23T09:21:27+00:00

子宮內膜癌近年已成為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三大婦科癌症之首,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呈現上升趨勢。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教授表示,以往傳統上的採檢方法都不太理想。40歲以上,有異常出血,不放心的,就刮一下子宮,取得內膜檢體,送病理科化驗。在門診,不上麻醉,對醫生來說,方便,對病人來說,很痛!大約會有四分之一的婦女,因為沒生產過,或者是剖腹產、年紀大、體重太重、怕痛等原因,無法在門診接受內膜切片的檢查。 沒辦法在門診接受切片的,只好另外安排時間,上全身麻醉,做子宮內膜刮搔術以取得內膜檢體,送病理化驗。但是年紀大、血壓高、肥胖、過敏者,還有子宮穿孔、感染等風險,尤其在疫情期間,進手術室更是麻煩。 【左圖: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副院長】 [...]

臺北癌症中心腎臟泌尿道癌團隊召集人葉劭德醫師談男性賀爾蒙與攝護腺癌

2021-10-28T15:17:30+00:00

攝護腺是男性的生殖腺,分泌攝護腺液,構成精液的一部分,內含攝護腺特異抗原,是激肽釋放酶家族的一員,成分是醣蛋白,功能是液化精液的凝塊。人體內只有攝護腺上皮細胞與精液內有攝護腺特異抗原,正常生理條件下,攝護腺特異抗原有少量會由攝護腺進入血液,所以可以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酵素免疫分析法測得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 攝護腺特異抗原基因位於第19對染色體上,攝護腺特異抗原的基因在攝護腺的表現主要受男性賀爾蒙接受體蛋白(轉錄因子)所調控。男性賀爾蒙不只影響攝護腺生成攝護腺特異抗原,更能誘導胚胎時攝護腺的發生與青春期後攝護腺的構造與功能;當攝護腺的上皮細胞癌化成為攝護腺癌,無論攝護腺癌是否轉移及分化的好壞,大多數的攝護腺癌細胞都具有男性賀爾蒙之接受體蛋白,因此男性賀爾蒙仍舊調節攝護腺癌細胞之增生、凋亡、與血管新生作用。 [...]

談北醫大的精準肺癌治療

2021-09-27T15:23:54+00:00

2002年第一個肺癌的標靶藥物艾瑞莎上市後肺癌的治療正式進入到精準治療的時代。時至今日,EGFR突變陽性的標靶治療藥物已經到了第三代,而第四代的標靶也積極在研發中。2015年肺癌治療又有新突破,運用PD-1/PD-L1為主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成功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成為另一個肺癌治療的有效武器。由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組成的台北癌症中心肺癌團隊精準掌握這些有效的治療,並提供新穎的治療方式讓台灣的病人領先世界有機會獲得最新的治療方式,不僅有效的延長存活時間,同時明顯的改善生活品質,讓晚期肺癌逐漸變成了可以長久控制的慢性病。 標靶治療是精準醫學的基礎,有賴於完善的基因及分子檢測。根據檢測的結果精準地預測及選擇個人化的有效治療,明顯的提高有效率。除了常見的EGFR、ALK及ROS-1外,我們有更具完整檢驗力的NGS能有效找出少見的基因變異,據以精準用藥。在抗藥性發生時,可再度採檢檢測,接續精準用藥。同時液態切片,也就是抽血檢驗,可彌補腫瘤採檢困難的狀況。最重要的是,我們參與了全球重要的臨床試驗,可提供眾多新的標靶藥物治療的機會。這些臨床試驗讓未來的治療希望在今天就有機會發生。 [...]

肝細胞癌治療新進展

2021-08-24T08:53:39+00:00

肝細胞癌是全世界好發之癌症之一,目前臺灣每年有超過1萬1千⼈診斷出肝癌,依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肝癌為臺灣第2大癌症死因,2016年有高達8,353⼈死於肝癌。在臺灣,肝癌八成五以上是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有關(B型、C型肝炎)。 國家衛生研究院人體生物資料庫之「台灣肝癌網」,研究結果顯示,無慢性病毒肝炎的肝癌患者,他們有3個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因子顯著高於配對之慢性B型或C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肝癌病患,這3個風險因子為:1.脂肪肝(由超音波檢測),2.糖尿病史,3.三酸甘油脂過高(triglyceride > 160 mg [...]

淺談口咽癌新的手術治療方式

2021-07-20T10:19:57+00:00

發生在口咽部的癌症稱為口咽癌,口咽部包含有軟腭、扁桃腺、扁桃腺前後柱和舌根部。其主要功能與吞嚥、說話和呼吸有關。此處癌症90%為麟狀上皮細胞癌。口咽癌致病因子除煙、酒、檳榔外,也被證實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有相關(沒有菸、酒、檳榔史的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建康署最新公布民國106年,初次診斷為口咽惡性腫瘤者共計876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1.24%;當年死因為口咽惡性腫瘤者共計313人。 最早期的口咽癌治療方法,是傳統手術方式搭配術後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但傳統手術方式需要把下唇皮膚切開和頸部皮膚傷口相連並把下顎骨鋸開,沿著口底切開到口咽部切除口咽癌,並且需做預防性氣管切開術以保護呼吸道。切除掉組織愈大,對口咽功能影響愈大,再加上放射線治療,病患常有吞嚥問題,如只能喝流質或吃軟質食物、易嗆咳、或食物逆流至鼻腔,甚至無法經口進食只能管灌飲食。說話方面會有口齒不清、鼻音過重或不足。甚至為維持呼吸道通暢無法移除氣切管而無法說話溝通。【右圖:臺北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召集人、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陳聰明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