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文・劉洋豪主治醫師(新國民醫院皮膚科醫師)
這種疾病叫「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飛蛇」的「皮蛇」(台語),在發作時會造成劇烈神經痛,並在皮膚表面長出帶狀分布的紅色皮疹與水泡,嚴重時讓人痛不欲生。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當人們得過水痘以後,水痘病毒會安靜地潛藏在人體的神經節內;當免疫力下降時,潛伏在體內的水痘病毒會開始增生,並造成神經發炎,接著影響該條神經支配的皮膚。
帶狀疱疹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
帶狀疱疹發作時,通常會讓身體單側神經有刺、癢、麻的感覺,其中約五成患者是在胸口跟腹部發生症狀,另有兩成是發生在頸部與臉部。當症狀出現一至十天後,會接著出現皮膚症狀如皮疹、水泡。
我發現,大多數人的症狀會在三個月內完全緩解,少部分的人則需要用到後續藥物處理。通常年紀輕的人,發作時的疼痛比較輕微,年紀越大則疼痛程度通常越高,產生併發症的機率也較高。帶狀疱疹如果發作在臉部,可能會有失明、失聰的風險,因此患者要特別注意是否影響到視力、聽力;若發作在眼睛周圍,建議合併眼科一起治療。
帶狀疱疹在病發的前72小時就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會有最好的治療效果,因此當身體單側出現神經麻、痛的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心,以掌握治療的黃金期。
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目前治療則以口服抗病毒藥為主,常見有acyclovir、valacyclovir、famciclovir幾種藥物,其中famciclovir是以藥物最終有效成分的前驅物製成,服用後在人體內可以迅速轉換,藥效比其他治療藥物更快。另外,醫師也可能會開立收斂劑、止癢劑等皮膚用藥,減少病灶受刺激引起的不適,或以類固醇幫助患部快速消炎、避免神經損害。維生素B群則可以幫助神經修復、減少神經痛。
至於外用抗病毒藥膏,由於份量難以塗抹整個皮膚病灶,因此較少用於治療帶狀疱疹;較常見使用的外用藥則是抗生素藥膏,用來避免帶狀疱疹的繼發性感染。若身上長出水泡還沒破,不要戳破,讓水泡自行慢慢抽乾,結痂剝落時,可以用凡士林或者抗生素藥膏塗抹患處,再以紗布覆蓋保護傷口。
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疱疹時,可以多喝水幫助藥物代謝,若平時有服用心臟科、痛風等其他慢性病藥物,在就診時要先提供自己的用藥清單給醫師,以避免不同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
劉洋豪(中)指出,帶狀疱疹患者可用口服藥物治療,再輔以皮膚用藥、減少不適。圖片來源:劉洋豪提供
許多人以為長過一次帶狀疱疹之後就會終身免疫,其實並不盡然,因此仍需要小心預防。
目前市面上已有帶狀疱疹疫苗,疫苗需要打兩劑,兩劑之間間隔兩個月,就能擁有十年的保護期。疫苗的保護力也並非100%,更重要的是均衡飲食、正常作息、適度運動,避免在生活中累積過多壓力,讓身體的免疫力維持在良好的狀態,更能避免帶狀疱疹發病。
疫苗進步帶來的改變: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Shingrix
目前帶狀疱疹疫苗分為活性減毒疫苗(Zoster vaccine live, ZVL)與非活性基因重組疫苗(Recombinant zoster vaccine, RZV)兩種。其中,美國FDA在2006年核准通過的第一個帶狀疱疹疫苗Zostavax,就是活性減毒疫苗。
這種疫苗內含帶狀疱疹病毒株,雖有將毒性減低,但仍具有活性,若注射在免疫功能不全的人身上,可能引起VZV病毒相關之疾病,如瀰漫性水疱(分布於三個以上之皮節)帶狀疱疹感染。
Zostavax已於2020在美國下市,有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或正在接受化療等免疫力低下之病人,即便是容易長帶狀疱疹的高風險群,但也都不適合施打此疫苗。臨床研究顯示,接種完Zostavax一年後,預防得到帶狀疱疹的疫苗有效性(Vaccine effectiveness, VE)62%、第二年下降為48.9%,持續追蹤至第八年時,疫苗提供之保護力僅剩31.1%。
2017年,另一新型帶狀疱疹疫苗Shingrix經美國FDA核准上市。Shingrix為不具病毒活性之基因重組疫苗,故即使是免疫功能不全的族群也可接種,不會有打完疫苗後反而誘發帶狀疱疹的安全疑慮。
Shingrix是利用VZV病毒表面醣蛋白(glycoprotein E)做為抗原,輔以特殊佐劑AS01,可增強對疫苗抗原的免疫反應,保護效力更強、更持久。
50歲以上族群接種Shingrix疫苗,一年後的保護力達97.2%,接種十年後整體保護力還有89%。此外,Shingrix對於預防得到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保護力為88.8%。與Zostavax相比,不具病毒活性的Shingrix更安全,且提供之保護力也更有效。
文章轉載自新國民醫院官網首頁/訊息專區/最新消息:https://www.skmh.com.tw/news.php?cID=3#edu_tab